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在冲压自动化细分赛道构筑技术护城河 | “陈董说沁峰”第三期访谈
日期:2025-11-21
分类:公司动态
来源:湖南沁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

微信公众号头图


作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,沁峰机器人公司难与行业巨头在资金、规模和品牌上竞争。其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通过持续深入的研发,在细分领域做到全球或全国领先,研发是其最核心的“护城河”。本期“陈董说沁峰”栏目围绕个人转型、技术攻坚与团队建设等话题,分享他从自动化领域跨入工业机器人赛道的思考与实践。


01 转型契机:为何选择专注冲压机器人领域?

在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之前,我已在自动化行业深耕近12年,走访了众多制造企业。”陈静回忆道,“2012年左右,我明显感受到企业普遍面临人工成本持续攀升的压力,市场急需高性能设备实现自动化升级。”

他特别看好冲压自动化的前景:“冲压工艺劳动强度大、危险系数高,且相关岗位薪资普遍高于普通工种。对企业而言,长期依赖人工不仅成本高昂,更伴随较高的工伤风险。因此,越来越多企业愿意采用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替代,这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。”



02 成长代价:一次价值300万的研发教训

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陈静坦言:“我们原本并非专业从事机器人开发,在知识储备和经验上都有欠缺。有一次因设计不合理,导致整批机器报废,损失约300万元。”

这场挫折让沁峰更加坚定“研发立企”的理念。“研发肯定会有成功和失败的,但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。”陈静强调,“我们始终坚持深入市场一线,在与客户的持续交流中洞察需求,提炼研发方向,推动产品持续迭代。”



03 成长路径:技术人员如何实现职业跃迁

对于技术人才的成长,陈静提出两条路径:“研发方向需要深度学习机器人控制、算法等核心技术;应用方向建议选择产品型自动化公司,接触多样化场景,避免知识面局限。”

以自身经历举例:“早年我在自动化企业担任技术工程师,接触了大量系统集成方案。这段经历让我较早了解机器人技术,并将其引入沁峰,在行业内率先实现摆臂机器人的多轴联动突破。”



04 团队建设: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

通过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的激励体系,我们凝聚了一支既专业扎实又经验丰富的技术队伍。技术团队搭建方面,沁峰有着明确的标准

  • 售后服务人员需机电一体化背景,兼具机械与电气知识

  • 结构设计师优选具有冲压自动化或机器人行业经验

  • 电气工程师要求精通运动控制及机器人相关技术

“这种分层级的人才策略,确保每个岗位都能找到最合适的专业人才。”陈静总结道。



从精准的行业洞察,到研发路上的坚韧求索,再到人才体系的精心构筑——这条路径,清晰地勾勒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的成长逻辑。对沁峰机器人而言,在冲压自动化细分领域深耕,不仅是生存之道,更是超越竞争、建立持续优势的根本战略。


关于沁峰机器人

沁峰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冲压自动化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。它不仅是国家认定的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,更是工业机器人行业标准的参与制定者。如今,沁峰的产品已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推动全球制造业自动化升级的重要力量。

 

关于“陈董说沁峰”栏目

以沁峰机器人董事长陈静先生的第一视角,通过面对面的深度对话,呈现一家专注于冲压自动化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企业的成长路径与技术见解